万字纹
传统纹样之一,即“卍”字形纹饰。常作为护身符或者宗教标志,被佛教信徒视为吉祥、万福、万寿的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万字纹有单字,亦有连图,还有左右旋之分。“卍”字四边向外延伸变化,相互连接,以二方或者四方连续的形态出现,又可演变成其他纹饰图案。俗话说“万字不断头”,这种连续纹饰图案用来寓意绵长不绝、万福万寿不断,也叫做“万寿锦”。
在民间的丝绸刺绣、织造艺术品中,“卍”字符的应用极其广泛,它的纹路变化多样,还有多种变体形态。藏族妇女的头饰,腰间的香包,衣服的背面、腰带、袜垫等等都有万字纹饰图案,在藏民心里,这是吉祥之物,象征着幸福美好。青海甘肃一带的部分藏民,至今为止,他们再娶亲时还保留着一种传统习俗,婆家用青稞绘制“卍”字符在羊皮子上,铺满小院,以示阴阳相配、鱼水合欢、长长久久之意。
据《辞源》记载:“卍”本不是文字,而是佛教如来胸前之符号。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正式将其选为汉字,读作“万”。
回字纹
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字面意思,因其形状像汉字“回”,所以称为回纹,图案以横竖折绕组合而成的一种回字形的装饰纹样。它的外形看起来规整有序、绵延不绝,因此在民间流传着“富贵不断头”这一说法。回字纹的造型多样,变化多端,平时稍加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在现代的古典家具中,就能看到这种极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以四方组合形式出现的回纹图案,也叫做“回回锦”,寓意吉祥,和万字纹一样,也是明清时期家具上最常用的装饰纹样。
盘长纹是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之一,也是佛教“八吉祥”中的第八宝。盘长纹样中的线条无头无尾,相互串联而成,整体形状连绵不断,象征着永恒不灭、生生不息。盘长是佛教八宝中的第八件宝物,意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
八件宝物随着文化发展进步,慢慢演变成八种符号,寓意吉祥美好,成为一系列的组合纹样图案,称之为“八吉祥”,分别是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金瓶、金鱼和盘长。
盘长根据形状特点来划分的话,有方形、圆形、方圆组合形。以四方形为外形轮廓基本的有方胜盘长、四盒盘长等,圆形则是万代盘长、梅花盘长等。盘长的自由组合纹样有很多种,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找找看。
下面这幅图是不是很眼熟呢,像不像中国联通的标志。
古代传统寓意纹样,两个菱形方块边角重叠组合而成的纹样,和上面所讲的盘长组合在一起,则是一个富有吉祥寓意的几何装饰纹样,方胜盘长纹。“胜”是古代神话故事人物西王母所佩戴的发饰,指的是古代女人的饰物。两个方形相叠,意为“同心相连、彼此相通”,表达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说个比较常见的,某知名金饰品牌就出了一款方胜纹转运珠。言归正题,明清时期,方胜纹作为装饰纹样常常出现在织锦器皿还有家具图案上,而同心方胜纹的饰品等物件则是男女之间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
天圆地方,圆为天,地为方,古钱是外圆内方,以孔为眼,象征着无规矩不成方圆,平等包容之意。在剪纸作品中,铜钱经常与鼠进行组合搭配,其寓意为财源广进、招财聚宝,简单来说就是“数钱”。铜钱纹是人们心中财富的象征,将铜钱和其他纹饰搭配作为剪纸纹样,意为财源滚滚来,衣食不用愁。
“钱”与“前”谐音,与蝙蝠纹饰组合,意为“福在眼前”。
民间的传统剪纸手艺是广大劳动人民为了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而创造,并流传至今,是一种深受百姓喜爱的纸上镂空艺术表现形式。它扎根于劳动人民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与平日的起居劳作紧密相连,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她们的剪纸灵感来源。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真实形象的反映社会人民的生活。地方剪纸风格的形成源于当时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反映出当地的真实面貌和地域文化差异。老一辈的劳苦大众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教程素材,因此村子里的一花一木,房前屋后,成群的鸡鸭牛羊等等,都是她们手中的剪纸图案,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素材。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技艺摸索中,将这一传统手艺练就的炉火纯青,凭借着她们淳朴的感情与直觉,托物寄情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