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不同之处:1、二者年代不同,前者属于东周前半段的春秋时期,后者属于东周后半段的战国时期。2、二者主体不一样,前者的五霸是人,是当时的五位号令天下的霸主国君;后者是诸侯国,是当时国力强盛的几个大的诸侯国。3、二者社会性质不同,前者属于奴隶社会,后者属于封建社会早期。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五霸
(一)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他之所以能够称霸一方,就在于他手下有两名“得力助手”——鲍叔牙和管仲。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同样的,鲍叔牙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后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第一丞相。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尊崇周天子,并数次发动帮助诸侯国攘斥夷狄侵夺诸夷土地的战争而大获赞赏,其事迹被后世称为尊王攘夷。
(二)宋襄公
在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内乱,为了帮助当时的齐国太子夺回政权,宋襄公联合其他几个小国帮助齐国太子顺利当上齐孝公。鉴于此,人们称宋襄公为新的霸主。因此,为了稳固自身地位,宋襄公与楚国争霸。关于两国的著名战役就是,我们的泓水之战,当时楚兵强大,而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因此,宋襄公虽然被后人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实际上他的“过于任意”导致他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过诸侯霸主的地位。
(三)晋文公
晋文公,也就是公子重耳也是一名大器晚成之人,61岁才真正成为一方诸侯公。在他年轻时,因为经过内部的骊姬之乱,不得不外逃。在逃亡的过程中,一方面,有衷心的部下,如介子推,在重耳饥饿难耐时,割股奉君,所以晋文公为了他设立了寒食节。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其他诸侯公的帮助,比如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儿赐予重耳,造就了后来的秦晋之好;除此之外,楚公给予重耳物力和人力的帮助,所以造成了之后城濮之战的退避三舍。
(四)秦穆公
秦穆公是从自己的兄长秦成公继任诸侯公位,在他与晋文公的影响下,秦国和晋国一直和睦相处。当时,当晋文公死后,秦晋两国不和,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崤之战、彭衙之战等,多次被击败和被俘虏。但是后来也称霸函谷关以西。之所以在后来能够称霸一方,原因在于秦穆公求贤若渴,希望伯乐给他推荐了相马厉害的人,伯乐推荐了九方皋,这就是问贤伯乐。
(五)楚庄王
楚庄王在刚当上诸侯公的时候。对朝政之事并不关切,因此当时他的心腹大臣伍举,楚庄王说自己就像北方的一只鸟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然在之后的楚庄王确实励精图治把楚国推向了繁盛的局面,这野加大了他称霸的野心。有一次,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这就是问鼎中原的由来。
战国七雄是指当时中原势力最大的七个国家,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春秋五霸是当时称雄的五个诸侯国国王,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