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敖包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达辽东地区,目睹了当地人民举行的祭祀活动,深受感动。为了表达对当地人民的关怀和感激,乾隆皇帝决定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举行祭敖包的活动。祭敖包是祭祀龙王敖顺的一种方式,人们通过制作和燃烧巨大的敖包,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如今,祭敖包已成为东北地区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观赏和体验。
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敖包是石堆意思。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