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蘑菇的人工栽培技术已逐渐发展成熟,以下介绍其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1. 确定种植场所
野蘑菇适宜在阴凉潮湿、通风良好、有一定遮阴和有机质来源的地方生长。种植场所需选在原木或木材粉末、麸皮、稻草等质地松软的介质上进行种植。
2. 选择合适的菌种
根据所选的种植场所、采用培养菌株、种植方式、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野生菌株或培养菌株进行种植。
3. 准备种植基质
采用原木或木材粉末、麸皮、稻草等质地松软的介质作为基质。首先需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分调整湿度并与菌种混合均匀,最终包上保鲜膜进行密闭发酵。
4. 种植技巧
将经过发酵处理的种植基质取出,用钻头在上面钻孔、打洞,然后将菌种根据孔口大小均匀地撒洒进去,再用纱布将孔口密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接下来,将种植基质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育。
5. 环境管理
在野蘑菇生长过程中,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的调节对其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风应保持良好,温度宜在20~30℃之间,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上。
采收成熟的野蘑菇时,应用锋利的工具将菌体割下,并尽可能避免破坏菇板和柄。采摘后,应及时清理残留物、消毒处理和通风晾晒,以免菌体受到污染和滋生细菌。
1、地沟覆土法:
选地势平坦的场地,挖深30厘米、宽1米、长不限的畦床,床底略呈龟背状,床与床之间相隔80厘米以上,并留好排水沟。畦床先用1000倍敌敌畏喷洒杀虫,用5%石灰水消毒杀菌。
将发好菌的菌袋塑料膜包去,把菌棒横卧于床内,菌棒间相隔2~3厘米,排满畦床。把事先消毒过的覆土材料覆于菌棒上,浇一遍透水。
这时泥土必然会沉入菌棒之间,再次用土添铺,再浇水,一直到菌棒之间全都是稀泥为止。再在菌棒上铺一层4~5厘米厚的覆土,用水均匀的浇灌,直到覆土层全部吃透水,覆土工作结束。如果是在室外修建的畦床,要架设小拱棚,覆盖塑料膜或草莲等遮阴物。一般7~10天就可出菇了。
2、双排菌墙法:
把长好的菌棒塑料膜脱去,平摆成相距30厘米左右的双排菌墙,每层菌棒之间覆一层3厘米厚的土,每层菌棒都向内缩进,形成上窄下宽的塔形。中间的空隙用土填满。7~10天左右出菇后,从堆顶部浇水,使其自然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