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的由来:上古时的农耕文明产生了二十四节气,认为暑有大小之分,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大暑节气的风俗:晒伏姜、喝伏茶、烧伏香、送“大暑船”、喝羊肉汤、吃仙草等习俗。大暑节气气候闷热,肠胃的消化功能较为薄弱,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可多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
大暑起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最热的时期。
根据天文学的测算,大暑的时间一般为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20°。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大暑是农民最辛苦的时期,因为此时气候炎热潮湿,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完善农业生产。
此外,大暑也是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太极拳中“圆转按摩肝”、“侧转拍肾”等动作的最佳时间。
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
人们通过对节气的认知与庆祝,传承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也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