镔铁是古代的一种钢,把表面磨光再用腐蚀剂处理,可见花纹,又称"宾铁"。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卷六说,镔铁有旋螺花、芝麻雪花;常用的腐蚀剂为金丝矾,又名黄矾(硫酸铁)。镔铁原产波斯(今伊朗)、罽宾(今克什米尔)、印度等地,约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此后中国也掌握了制炼镔铁的技术。
古代中近东、南亚有花纹的钢器分为两大类:一种以印度乌茨(Wootz)钢为原料制成;一种以高碳钢和熟铁叠打而成。
唐慧林《一切经音义》卷55所说镔铁"以诸铁和合",当指后者。镔铁主要用来制作刀剑,镔铁剑极其锋利,有"吹毛透风"之誉
镔铁古代使用的一种钢铁。由质地均匀,含碳量1.6%的铁的锻打,由于使用多块较小的材料反复叠加煅打,钢铁的内部组织均匀程度可以跟现代优质钢媲美——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现代有机器锻锤、有轧机、炼钢过程全程监控。而古代人只能通过眼睛和手来感觉钢的好坏。镔铁又名印度钢,是第一种具有世界声誉的钢材。在西亚,印度钢被称为乌兹钢,它第一次被欧洲人得知是在3世纪,罗马和萨珊波斯的战争中。后来欧洲人称印度钢为大马士革钢,原因在于大马士革是西亚著名的制刀城,所制刀具锻工出色,装饰精美,大量出口欧洲;在中国,这种钢被称为“镔铁”,其外观不甚明亮,有肉眼可见的天然繁复优美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