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忠主要是忠于君主,所谓忠君爱国,这里的国也是指家天下;孝当然是孝顺父母,不违背父母意愿,对父母尽赡养义务;仁,“仁者爱人”,要有同情心,能关心爱护他人;义,讲义气,对兄弟对朋友,要相互帮助,急兄弟朋友所急而急。在当今时代,我们对于忠孝仁义四字内涵适当加以改变,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1、忠孝指受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出自《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译文:大王忠孝仁慈,尊敬贤才而乐与士子结交。)
2、仁义总结成一句话:看到别人有难,能伸手帮一把,有福享的时候,能不过河拆桥和吃独食。出自《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译文:道德仁义没有合乎礼的标准的行为就不可能得以成就。)
3、礼义廉耻是一个成语,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