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对贮藏场所及设施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各姜区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不同,其贮藏方法也有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井窖贮藏法。
井窖由井筒和贮姜洞两部分组成。井筒深度由地下水位和当地气候条件而定,北方一般6~7米,南方2~3米。若地下水位高于此深度,则不能修建贮姜窖。
修建井窖的方法是:选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的背风向阳处挖一个直径80厘米左右的圆井口,由上到下逐渐加粗,底部直径1.1~1.2米。
井筒挖好后,在井筒底部侧面挖2~3个贮姜洞,洞口宽与高各80厘米左右,洞口里面逐渐扩大,最终宽达1.2~1.4米,高1.4~1.8米,洞长依贮姜量多少而定,一般2~3米。
每个贮姜洞容积2.8~4.0米3,可贮姜800~1200千克。
井窖挖好后,还需用砖石砌建井口,使井口高出地面40~50厘米,以防雨水灌入井窖内(图7-2)。图7-2贮姜井窖结构示意图(单位:米)
姜入窖前应彻底清扫姜洞及窖底。若里面太干,可适当洒水使其湿润。还应提前喷洒25%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等杀菌剂和80%敌敌畏800倍液等杀虫剂,对井窖进行杀菌杀虫处理。
而后在洞底铺厚约5厘米的湿沙,随即将带着潮湿泥土的姜块放入洞中。
姜块可平放,亦可竖放,由里及外排至洞口,排放高度以距洞顶30厘米为宜。
姜入窖后暂不封口,只用席子或草苫稍加覆盖井口。
因为此时姜呼吸旺盛,释放出大量热能和二氧化碳,窖内严重缺氧,操作人员不可贸然下窖。
20~25天后,二氧化碳浓度基本恢复正常时,操作人员便可下窖,用砖或土坯将贮姜洞口封住,但应保留20~30厘米见方的通气孔。
封洞口的时间应适当掌握,它是姜贮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若封口过早,姜呼吸释放的热量和二氧化碳不易散发,可能导致姜块腐烂;而洞口封得过晚,则会有冷空气侵入,姜块有受冻的危险。
随外界气温逐渐下降,井口也应适时封闭,北方多在11月下旬,南方则于12月下旬进行。用大石板盖住后,四周用土封严,若天气寒冷,其上还可加盖柴草。
(2)长方形卧式窖贮藏法。
南方气候温暖,地下水位浅,可采用卧式窖贮藏法。
卧式窖也应选择背风向阳处,先挖深2米、宽1.2米,长以贮姜量多少而定的长方形池子,池底略斜,然后在两侧各挖一个渗水沟。贮姜时,先在池中间每隔50~80厘米竖1根竹筒,竹筒顶节不打通,但在顶节下一侧打孔,使其既通气又不易灌入雨水。
之后在池底从较高的一端开始竖排姜块,每排一层,加盖一层湿润细沙,直至距地面50厘米左右处,最上层盖8~10厘米厚的细沙。
然后架上竹竿、木棍做檀,其上铺玉米秸、稻草等作物秸秆,最后用细土封顶至高出地面。
窖的一端留60~80厘米作为走廊,窖口开在其上,以便操作人员出入。
天气寒冷时,用稻草将窖口及竹筒口堵严(图7-3)。图7-3长方形卧式窖纵剖面示意图(3)坑道贮藏法。
山区或丘陵地区在背风向阳的半山坡上,向里挖长2.5~3.0米、高1.8~2.0米的坑道后,再向两侧挖短坑道,短坑道长度依贮姜量多少而定,形状及贮藏方法同井窖。
冬季封严坑道口,以防冷风侵入。姜贮藏其间,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保持窖(或坑道)内温度11~13℃,湿度90%~95%。若温度超过15℃,姜容易发芽;而低于10℃,则易受冷害。湿度过低时,姜易失水而使表皮皱缩;过高时又可能使窖内存水,也不利于姜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