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讲述了一只螳螂追逐一只蝉的故事,但被一只黄雀看中后,黄雀追赶螳螂,但智慧的螳螂却在危急时刻跳上了树枝,逃过了黄雀的嘴巴。这个故事给我们启示:智者不虚,准确评估形势,善于把握机遇,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这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必须多加注意,充分利用好自己手中的资源,才能成功应对各种挑战。
[故事情节]: 春秋时期,吴国准备出兵攻打齐国,吴王对左右的大臣说:“我决心已定,有谁敢劝阻我,我就杀了他。”吴王身边有个年轻随从,头脑灵活,机智过人。他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劝阻吴王攻打齐国。但他知道,如果直说,吴王不但不会听从他的劝告,反而还会杀了他,他得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后来,他拿着弹弓,大清早在花园里转来转去,他一连在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有人见了感到奇怪,就把这事告诉了吴王。吴王把这个年轻的随从召来,问道:“你每天早晨到花园里转来转去,这是为什么呢?” 年轻随从回答说:“大王的御花园里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光顾喝露水,不知道螳螂躲在它身后,正准备吃它呢!螳螂要吃蝉,可它哪里知道,在它身后有只黄雀,正伸长脖子准备吃掉它。黄雀要吃螳螂,可黄雀又怎么会知道我手里拿着弹弓,正准备打它呢。吴王听了年轻随从的话,恍然大悟,改变了攻打齐国的计划。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比喻一心想算计别人、占别人的便宜,不想还有人正在算计他自己。 [释义]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语出] :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例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一条小鱼吞下了小虾,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只翠鸟正向它冲下来。 甲国攻击乙国,不料丙国乘虚而入,灭了甲国,这真是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 侵略者只想侵略别人,它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是很有道理的。 他一心想占人便宜,却不知道也有人在盯着他们,真是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