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顺代指60岁。
出处:耳顺,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也是六十岁的代称、也可以称耳顺之年。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六十岁也可称“花甲”、“杖乡”(还乡之年);六十岁以上已可称“耆年”。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
“耳顺”是能听人言知人意。“耳顺”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自我修养。“耳顺”是一种待人之道,是一种生活方式。
古人寿命较短,较少有人活到六十岁。因此,孔子说:六十而耳顺。
“耳顺”,就是说,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听他人之言,即知他人之意。古人说:“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
“耳顺”,还指顺耳之言听得进,逆耳之言也听得进。好话、坏话都听得进,能辨明其是非曲直。胡适说:耳顺是能容忍“逆耳”之言,听“逆言”不觉得“逆耳”。人到了六十岁,遇到过许多坎坷曲折,能做到遇到麻烦不激动,能冷静地思考问题,使自己的情绪顺应环境,不暴躁、不气馁、不悲伤、不退缩,宠辱不惊。
“耳顺”,看透了人生,看透了生命,看透了名利。“耳顺”,要有足够的自信和从容,走过了人生的三分之二,犹如戏剧高潮已过,还有什么不能坦然自得?“耳顺”,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自我修养。“耳顺”,是一种待人之道,是一种生活方式。“耳顺”,不是倚老卖老,更不是为老不尊。
不过,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了,医学飞速发展,人的寿命大大延长。60岁,不能说是严格意义的老人。当下在上海,60乃是小弟弟,活到70多来兮,年过80不稀奇,活到90数不清。上海的百岁老人已超过2000名。
时代进步了,我们对“耳顺”的含义,还要作点新的探讨。
“耳顺”,60岁,退休了。退休并不意味着消极无为。
“耳顺”,不能只是强调享受生活。有意义的事,再晚去做,为时都不迟。
“耳顺”,身体还不错,离80岁,还有20年,还要规划自己的余年,发挥自己所长,做些于人于己于社会有益的事。上海师大原校长杨德广80岁还带研究生,四处授课,卖掉房子做慈善事业;吴孟超96岁还上台做手术,都是老有所为的楷模。
“六十而耳顺”,不是奉行“中庸”之道,不做老好人,更不要装老糊涂、不分是非曲直。
到了“耳顺”之年,还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83岁的以色列总统佩雷斯说过,老年人不仅要锻炼身体,还要锻炼心智。上老年大学,是为了继续“充电”,不是为了消磨时间。写字学画可以长寿。用电脑能使大脑更聪明,手指更灵便。不要拒绝用手机,要学会发微信、用支付宝付款。
“耳顺”,更要助人为乐。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再就业,70岁发挥余热不再是社会新闻。在养老院里,“小老”帮“老老”,收点报酬,不妨试一试。
大妈到了“耳顺”之年,跳跳广场舞,上台唱唱歌,穿了旗袍上T台表演,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选择。
“耳顺”之年,乃是人生的第二春。不要有这样那样的失落感,不要为门前冷清而心情懊丧。交几个新朋友,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生机。有几个谈得拢的老朋友,也是一种福气。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花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八十当如何?我想,各位老年朋友如果能调整好心态,合理安排生活,到了耄耋之年依然活得有滋有味应该不是难事。
六十岁。
中国古人说: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
不过现在人寿命长,八十、九十的都不稀,过百岁的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