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麦
麥 mài
“麦”,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mài,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麦”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芒谷,秋穜厚薶,故谓之麦。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
从来,有穗者;从夊。凡麦之属皆从麦。莫获切”。“麦”的基本含义为麦子,如麦田、麦收;引申含义为姓。
基本信息
中文名麦
郑码cirs
繁体麥
仓颉码qme
注音ㄇㄞˋ
字源演变
“麦”,初见于商朝甲骨文,字形是一棵麦的样子。下端本来是根状,但是在甲骨文里早就把它跟人足状混同,以致字义不易解释。
后来逐渐见于金文、秦朝小篆、秦系简牍,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麦”。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麦的字源演变图
麦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
mài
名词
麦子。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黑麦等。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秆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
a general term for wheat,barley,etc.
麦花,麦酒
麦,芒谷。——《说文》 爰采麦矣。——《诗·鄘风·桑中》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