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展翅”这则寓言故事出自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庄子·逍遥游》。在这则寓言故事中,庄子说北边的大海里有一条巨大无比的鱼,叫做鲲,它在海里游啊游。后来又变成了一只巨大无比的鸟,叫做鹏。大鹏冲天而起,扶摇直上,它要飞到南海去。后世用“鲲鹏展翅”比喻志向远大,前途不可限量。
这则寓言故事中,鲲和鹏都是巨大无比的动物,一个在海里,一个在天上。在这里庄子是把北边的大海比作现实,所以对鲲来说,北海再大都是局束的,是难酬壮志的。而天空就不一样了,它旷远而博大,远比大海宽广,又高邈无际,可青云直上九万里。所以他要变成大鹏,要展翅高飞,目的地就是南夷。为什么要到南夷去呢?因为在西周时期南夷还是未开垦的处女之地,也代表了纯净,没有被庄子所厌恶的不良世风污染。而道家是追求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
寓意伟大,大展宏图,雄伟。
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由鲲变化而成。
中国的鹏字,根据《说文》、《字林》等典籍,即“凤”的古字。《说文》曰:“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朋为朋党字。”可见“鹏”左边的“朋”来自它群鸟之王的地位。就字源而论,可以推测大鹏和凤凰源自先民的同一种鸟图腾,逐渐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特征。
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庄子》。庄周在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庄周用汪洋恣肆、气势磅礴的笔调,描写了一只气势磅礴的巨鸟。出水为鹏,入水为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