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例如,儒家主张维护君权,这种思想被《吕氏春秋》吸收了,但是它是以独特的面目出现的.它主张拥护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权国家.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但是,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恰恰相反,当时代变化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也应该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 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吕氏春秋是由吕不韦召集门客编写的熔诸子百家于一炉的杂家书。而左氏春秋又称左传是春秋晚期左丘明对孔子巨著春秋做的注解或者叫传。左传记载的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