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讽刺手法赏析(范进中举中的夸张讽刺手法赏析)

范进中举讽刺手法赏析(范进中举中的夸张讽刺手法赏析)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8-11 17:15:20

范进中举讽刺手法赏析

《儒林外史》是一部经典的讽刺小说。今天我们针对其中《范进中举》篇目的讽刺手法进行研读思考。我总结了下面三种讽刺方式,分别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讽刺

生活中常见喜极而泣,但很少见喜极而疯。作者这样夸张范进中举后的状态,并且设计挨了一巴掌后才清醒过来。把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这一事实放大,具有强烈讽刺效果。但根据范进的经历,夸张却不失真。

其次中举是荣耀之事,挨巴掌是受辱。这样荣后受辱,是作者有意鞭挞他丑恶的灵魂,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1)、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点评:侧重描写胡屠户的倨傲,屠户断言范进考举人是“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考了三十多年才考取秀才,偶尔一次机会就考取了举人。这样范进中举的夸张却显得出人意料。

(2)、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米,母亲吩咐范进道:“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集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两眼都看不见了。”

点评:写中举前一刻范进一家贫困之极,这与中举后的富贵对比更加鲜明。但极度夸张家里的贫穷,反而让中举前后的变化更具讽刺意味。

(3)、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母亲不知是甚事,吓得躲在屋里;听见中了,方敢伸出头来,说道:“诸位请坐,小儿方才出去了。”

点评:由邻居转告,范进“道是哄他”,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喜讯一旦来临,反而难以置信,正因为这喜讯非同一般,范进的命运从此翻天覆地。科举制度就是这样愚弄、诱使读书人如痴如迷、神魂颠倒。带有夸张意味。

2、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原文: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

点评:前后两次贺礼都写明白,在对比中显示胡屠户的势利。

文中对比手法运用的最多。胡屠户在中举前后的对比;街坊邻居在中举前后的对比;范进在中路前后的对比;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后与之前消失的对比。

3、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特点

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前后矛盾的细节描写,揭示胡屠户的市侩心理,揭露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世俗习气,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范进中举》通过范进这个“现世宝穷鬼”一夜之间发迹成为“新贵人”“老爷”的描写,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任性的毁灭,揭露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风尚、道德伦理、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恶态”。文本的讽刺艺术堪称一绝,作者从四个角度略作分析,以便揭开本文讽刺艺术手法的面纱。

一、妙用对比手法使讽刺入木三分。

二、客观真实的叙述让读者感同身受。

三、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哑然失笑。

四、人物形象的刻画活画出人物的丑恶嘴脸。

纵观全文,作者运用全知视角,将科举制度下愚昧、麻木、势利的普通老百姓的嘴脸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捧腹之余,细细咀嚼,文中人物真是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