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的压力,1836年,13岁的胡雪岩一个人外出闯荡。
他在杂粮行扫过地,在钱庄倒过尿壶。努力了三年,他终于成为了钱庄的正式工。
1842年,胡雪岩的人生真正开始有了变化。命运都是公平的,在胡雪岩幼年期间给了他不幸的家庭,却在这一年,给了胡雪岩一个非常大的机遇。
这一年,他在杭州阜康钱庄工作。由于工作勤奋,为人热情,时间久了,于是和掌柜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好了。由于掌柜无子女,所以去世的时候,将自己所有的家产留给了胡雪岩,为胡雪岩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产业,胡雪岩的奋斗史也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个十年(1848-1858):500两白银的秘密
1848年,胡雪岩结识了王有龄。王有龄是福建人,早年的时候捐了浙江盐运史,但是没有资金进京当官。
胡雪岩结识了王有龄之后,认为他是一个人才,以后必能飞黄腾达。知道他没钱进京以后,自己从钱庄掏了500两白银送给王有龄。
但是这五百两白银却用得其所,王有龄进京以后成功升官,去了湖州当知府。并且将胡雪岩也接去了湖州,在自己手底下办事。
这是胡雪岩得到的第二个机遇,在这里,他完成了大量的资本积累。他首先成立了丝行,在某一次和浙江巡抚黄宗汉的聊天中,透露了自己办药店的想法。
于是黄宗汉也入股了,药店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王有龄持续出资,让胡雪岩名下的阜康钱庄办得越来越好。
就此,胡雪岩的商业事业正式步入正轨,从白手起家的穷小子,变成了小小富翁。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胡雪岩已经算初具实力,富甲一方,虽然算不上全国首富,但在浙江也算是一个巨富了。
胡雪岩的家庭本就非常贫困,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又突然病故。还尚年幼的他,不得不出来谋生计。他先是在杭州的商行里做小伙计,后来又到钱庄里,从杂役做起,干了三年的苦力之后,勤劳踏实的他终于正式成为钱庄里的伙计,而在钱庄这几年耳濡目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正是他以后的经商之路上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19岁的胡雪岩来到到杭州阜康钱庄学徒。阜康钱庄的于掌柜没有后代,把办事灵活的胡雪岩当做亲生儿子看待。于掌柜到了临死的时候,决心把钱庄悉数托付给胡雪岩。而这所价值5000两银子的钱庄,堪称胡雪岩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
中国自古以来奉行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也很地下。胡雪深知,在当时的环境下,要想做大,官府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他先是在太平天国战争前期榜上了杭州知府王有龄(后升任任浙江巡抚),又在太平天国后期依附于左宗棠。一时之间,浙江全省的钱粮、兵饷均在胡雪岩的掌握之中,他的阜康钱庄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胡雪岩名下资产已超过2000万两,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富。

与那些为富不仁的富豪不同,胡雪岩在左宗棠任职期间,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殓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

江南平定之后,朝廷终于下决心收复已被阿古柏占据十年之久的新疆,受命收复新疆的,就是胡雪岩的依靠:左宗棠。左宗棠本就为收复新疆一事筹谋已久,但军饷这一方面却依旧远远不够。为了左能顺利平复新疆,胡雪岩顶住巨大的压力,以江苏、浙江、广东海关收入作担保,先后六次出面借外债1870万两白银,才解决了西征军的经费问题。除此之外,胡还给西征将士送了"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药材,免去了水土不服之虞。

因胡雪岩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朝廷授予布政使衔(三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这也就是"红顶商人"这一称号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