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体形侧扁,头部平直或稍隆起,体被栉鳞;口大唇厚,口裂在鼻孔与眼缘之间或延至眼缘;体色黄棕色,鳃盖部有一黑色斑点,咽喉部白色;侧线断折,呈不连续2行。成鱼身体两侧有与体轴垂直的黑带9条,尾鳍上终生有明显的垂直黑色条纹9~15条,末端圆钝,不分叉。背鳍、臀鳍也有呈斜向排列黑色条纹,背鳍边缘成黑色。幼鱼时背鳍有一个大而显著的黑色斑点,以后逐渐消失。在非繁殖期时体色为黄棕色;在繁殖期时,雄鱼的尾鳍、臀鳍及背鳍边缘呈红色,头部和体侧为淡红色。体色能随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变化。在白色或浅色的环境中,体色为灰白色;在黑色或深色环境中,体色变深。
奥利亚罗非鱼体形侧扁,背部隆起,体被栉鳞;吻圆钝、突出;口小端位,口裂不达眼前缘;侧线断折,呈不连续2行。体色蓝灰色,鳃盖后有一深蓝色斑块。咽喉部呈银灰色。体侧上鳞的色素较边缘深,鱼体两侧有垂直暗带。成鱼背部略带蓝黑色,腹部颜色较淡。背鳍边缘红色;胸鳍淡灰色透明;臀鳍深蓝色;腹鳍深蓝色,长有生殖突起。尾鳍上终生有蓝绿色斑点,不形成明显的纵向或横向的暗带条纹,其末端平截不分叉,呈现橙红色。稚鱼体表灰色带有金属光泽,体侧有灰色垂直暗带。幼鱼背鳍硬棘有一大黑点,以后逐渐消失。体色会因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加深或变淡。
奥尼罗非鱼具有双亲形态的大部分特点。其形态较接近其母本尼罗罗非鱼,体侧扁,头部平直或稍隆起。体态较双亲丰满肥厚。体形、尾柄短而高。体被栉鳞,侧线断折,呈不连续2行。尾鳍末端呈钝圆形;背鳍、臀鳍有黑白相间的斑纹。尾鳍上有类似尼罗罗非鱼黑白相间的条纹。背鳍边缘蓝黑色,性成熟时尾鳍边缘呈红色。体侧有不规则黑色条纹和斑点。体色呈淡蓝色,背部较深,下侧与腹部较浅。头部较绿,鳃盖后部有较明显蓝色斑块。体色也会因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加深或变淡。
吉丽罗非鱼外形介于新吉富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之间,体色较尼罗罗非鱼淡,整体灰白色,背部橘黄色或金黄色,腹侧珍珠蓝,头部和吻部比尼罗罗非鱼略大,但明显小于萨罗罗非鱼,吻较钝。身体两侧有不明显的与体侧垂直、相互平行的点状条带。尾鳍上没有尼罗罗非鱼那样垂直、平行排列的条带,成体颊部无显著黑斑等。性成熟雄鱼尾鳍及背部边缘呈较明显的婚姻色。
额珠分]
罗汉的额珠分硬性和软性两种。硬性的俗称“骨头”,摸上去较硬,成长后不会缩小或变大。软性的俗称“肉头”或“水头”,摸上去较软,感觉像里面灌满了水。它会随着鱼儿的成长不断增大,但遇上受惊或患病,水质不良时则会暂时缩小,直至安定下来及恢复状态时才会复原。一般来说软性的额珠较硬性的更大,看上去也较润泽,自然更受人喜爱。
[头形考]
顶级罗汉鱼评审标准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其额珠的大小色泽。一般而言,鱼种的优劣决定了其子代的头形。而饲养环境与方式则是影响头形的重要因素。如给予鱼儿活动的地方较宽阔且不易受外界惊扰,模拟自然的生态,良好的环境会促进头形。在饲养方式方面:幼鱼时便开始采用玻璃分隔单独饲养,免除打斗损伤和成群饲养所带来的压迫,鱼儿悠然自得之余又可以保持经常“对鱼”。若每天给罗汉照镜玩耍,除了会增进感情外,更会激发其斗心,增加雄性荷尔蒙的分泌,令额珠慢慢增大。
[雌雄辨]
罗汉鱼通常在5CM以下,性别还未定型,要确定起性别非一件容易之事。当然,也可以由鱼儿的外型各部分作为比较。在自然界,生物的雌雄往往都有其区别,如人类一样,大部分雄性个体都会呈现较粗大的骨骼,这也是一个分辨的方法之一。通常鱼儿身形长达4寸以上,大部分的性别都已定型,此时来作判断较为正确。
以下图表,供你参考(其准确率达80%以上):
1.棘条背鳍、背鳍:第一至第六条棘条背鳍呈现较粗及圆形是雄性,如呈现较细幼,扁形则为雌性。
2.腹鳍:须用手触摸腹鳍,如硬化的属雄性,较软的为雌性;因雌性繁殖时须用腹鳍摇动提供氧气,防止细菌侵入,更能用来扫除杂物。
3.鱼胸:V鱼胸较尖多为雌性;U鱼胸较圆多为雄性。
4.形状:通常鱼身较为粗大为雄性。
5.生殖孔:生殖孔突出呈(V)为雄性;生殖孔突出呈(U)为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