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第19回里有刘安杀妻的情节,原文如下:(刘备战败逃难)一日,到一家投信,其家一少年出拜,问其姓名,乃猎户刘安也。当下刘安闻刘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妻以食之。
玄德曰:“此何肉也?”
安曰:“乃狼肉也。”
玄德不疑,乃饱食了一顿,天晚就宿。至晓将去,往后院取马,忽见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
玄德惊问,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
玄德不胜伤感,洒泪上马。
刘安告玄德曰:“本欲相随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远行。”
…又说刘安杀妻为食之事。操乃令孙干以金百两往赐之。
刘备在小沛被吕布手下大将高顺领军击溃,与家眷失散逃难路遇孙乾,二人打算寻小路到许都投靠曹操。
一日,在荒郊野岭寻到一家投宿,询问得知乃是猎户刘安之家。刘安听说是豫州牧刘备到来,想寻些野味招待,但一时又没有,便杀了妻子,取肉给刘备二人吃。

刘备问:“是什么肉”,刘安说:“是狼肉”。刘备觉得美味,也没怀疑,便饱食一顿,安心休息。
天亮离开时,到后院取马,才发现一个妇人被杀死在厨房,“臂上肉已都割去”。这才追问刘安,方才知道昨夜吃的居然是“人肉也”。
刘备知道真相后,“不胜伤感,洒泪上马”,后来他把这件事说给曹操听,曹操为表彰刘安的义举,命孙乾赏其金百两。

尊刘的极致
《三国演义》编造这样一个故事,目的是为了渲染刘备得人心,百姓不惜杀掉亲人,也要让他吃一顿肉食。
猎户刘安绝对是三国演义里最虚伪之人。他对于刘备的态度,近乎春秋时食神易牙“献子肉”给齐桓公的谄媚。演义只是用此来阐释“尊刘抑曹”的主旨。
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
没有野味,想必粗茶淡饭还是有一点的,只是怕怠慢了皇叔,只能舍弃了妻子。如此狼心狗肺之人,现在看来不可思议。

但在当时,看起来并没觉得不可饶恕。那时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还真跟现代社会不一样。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刘备率军攻打广陵时,腹背受敌,军粮断绝,将士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以吃人肉苟活,当然这也包括“仁义”之名最盛的刘备。
在古代社会,即便是儒家正统理念。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是极低的。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就像刘备的名言“老婆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更多时候,女人只是男人的“财物”而非“人”。

这件事的发生,在《三国演义》中属于值得褒扬的事迹,但其中蕴含的恐怖和虚伪让人心惊:
1、刘安的狠辣无情
杀妻究竟是出于何种心态?后世之人对此充满揣测。
是仰慕崇拜刘备,不杀妻供肉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还是原本就对妻子不满,以款待刘备为幌子趁机杀之泄愤;还是为了前程不择手段,就不得而知了。
当刘安杀掉妻子,烹制其肉给刘备吃时,只是把妻子当作他的私产,与猪狗无异。所以,他可以毫不愧疚地用她的肉来谄媚权贵,并心安理得地接受表达谢意的百两黄金。

2、刘备的感慨落泪
《三国演义》中,把刘备塑造成“宽厚仁德”之君。就是这样一个仁德与博爱之主,当得知自己吃的是人肉时,既不愧疚,也不难受,反而感动到落泪,甚至在曹操面前夸赞刘安的“义举”。
通过此事,也让我们看到刘备从骨子里对女人的轻视。在他眼中,寻常民女微如草芥,在他肚饿时,猎户刘安杀掉妻子,用人肉款待他,是百姓爱戴他的明证。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凭刘备的名气和威望,此事如果传扬出去,不知会有多少莽夫纷纷效仿,有多少悲剧会重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