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伤痕文学是指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初期以揭露十年浩劫在人们心灵中造成的创伤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它以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和1978年卢新华的《伤痕》等短篇小说为标志,从不同侧面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在人们的精神和肉体上所造成的严重伤害,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是往往以极大的革命义愤和真实描绘十年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内伤,感情真挚激烈,批判大胆犀利,在恢复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方面,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历史思考和艺术提炼,有些作品往往停留在对事件的表面叙述和揭露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公式化和概念化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