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簸箕有多种编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平编法:平编法是最基本的编法之一,将竹篾朝同一个方向平行排列,然后交叉编织起来,形成平整的编织面。
2. 排线编法:排线编法是将竹篾按照一定的次序交叉编织,形成线状的图案,可以以不同颜色的篾线进行编制,使簸箕更加美观。
3. 扭绳编法:扭绳编法是采用类似绳索扭转的方式编织,将竹篾按照一定的规律扭绞编织在一起,形成粗短的绳索状,然后通过编织排列完成整个簸箕的制作。
4. 织网编法:织网编法是将竹篾交叉编织成网状结构,形成一系列网孔,使簸箕具有较大的容纳空间,可以用于清理较大的杂物。
这些编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设计来制作出独特的竹编簸箕。
1、平底编制(六角孔编)设编制,经济型竹编簸箕采用。根据竹编簸箕的尺寸大小来确定编制竹片的多少,一般采用9片、12片、15片、18片、21片和24片较为普遍,9片架设一般使用于直径625px一下的竹编簸箕,21-24片一般使用于直径80-2125px左右的簸箕,以上数据只是一个常规数据,数量可以增加,但是减少的话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2、此种编制方法所用材料少,架设相对简单,也是经济型竹编簸箕通常采用的底部编制方式,因需要保持簸箕围边处的经篾密度,所以每种尺寸都有着默认的编制片数,可以增加底部竹条片数来增加经篾的密度。
3、 涡簸编制(轮口编)呈放射状,此种编制方法被少数竹编艺人采用,主要是通过此种编制花纹增加美观度,比起平底编制簸箕要精美不少,竹编艺人往往因为竹席用材不错而采用此种底部编制方式,能在收入上更多一些,一般采用10片 20片 40片不等。当然,当竹编簸箕的尺寸大到一定程度会被迫采用此类编制方式来保持围边经篾的密度,这也是为什么超过常规尺寸之后的竹编簸箕很少艺人愿意编制的原因之一。
4、此种编制方法用材多,相同尺寸都相应的超出平底编制方式,在耗时方面也超出平底编制,此种编制的优势在围边经篾上能很好的保持密度,在造型或者美观方面优越于平底编制。
5、密实底部编制(圆底编)可以看成是涡簸的变形编制,可采用12片、24片、36片、48片等经篾条数编制,采用竹丝密实编制,美观度大大超出前面两种编制方式,但是因为其经篾密度后,底部编制竹丝需要采用至少3中规格,所以编制难度很大,就簸箕这一块很少有竹编艺人采用,此种编制方式编制的竹编簸箕可以用来收藏和装饰,当然了,能作为竹编收藏和装饰的手工编制技术一定是需要顶尖的,不然就算采用这种编制方式编制出来的竹编簸箕也只是一种浪费。
6、以上3种底部编制是在直观上能区分竹编簸箕质量优劣的特点,也是不熟悉竹编行业的外行人能辨别的一种外在形式。当然了,一款竹编簸箕的优劣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