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梁启超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的主张(康有为和梁启超对后人的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的主张(康有为和梁启超对后人的影响)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8-14 06:18:47

康有为梁启超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的主张

教育目的:培养“新民”

①梁启超提出教育一定要有目的,否则将一事无成,而教育目的的正确否,至关重要,洋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在此。

②梁启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新民,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和新品质。正确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

教育作用:“开民智”、“伸民权”

①教育的作用就是为民众传授知识和智慧,启迪民智,使得人人都能够意识,有能力去“伸民权”;

②“开民智”是“伸民权”的基础和途径,“伸民权”是“开民智”的终目的。

梁启超与康有为一样,从救亡图存的角度出发,对教育作用高度重视。他认为国家的强弱是以教育为转移的,变法维新靠教育来实现。他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人才”,是“教之未善”,是“民智未开”。

一、论教育作用和目的

关于教育目的,梁启超在《学校总论》里做了明确地阐发。他主张教育必须培养新国民,即教育必须以培养“新民”为目的。他所说的新民与旧时代的人迥然不同,这种新民的精神是进取的,思想是自由的,行动是自立的,团体生活是有组织的,是重公德的,是爱国家的,是有毅力尽义务的,是勇敢尚武的。国民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使该团体以自立竞存于列国之间,不徒为一人之才与智也”。所以说梁启超所强调的新民,是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精神、品格、能力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所应有的知识技能的人。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二,论改革科举,兴办教育

梁启超认为兴学校是开民智,提高国民素质的最有效手段,但现行的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兴学校”的一大障碍。在《论科举》中,梁启超提出了改革科举制的具体方案。主张以新的学校体系取代科举制度。

梁启超把变科举、兴学校作为开民智,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提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整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并力图使各级教育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整个教育系统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三,论儿童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

梁启超在《论幼学》里明确提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主张,他提倡为孩子创办新式学校,在这新式学校里,教育内容要丰富多采,教育方法要适合儿童年龄特征。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提倡女学的教育家,他关于女子教育的主张,反映了他男女平等,提倡妇女解放的进步思想,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较早提出设立师范教育的教育家。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