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白话文的发展历史很漫长,早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白话文学。宋代的话本,明清时期的《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都可以见证白话文的发展历程。虽然在那个时期就有白话文学出现,但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等原因,占据主流位置的仍然是文言文。
不过到了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因为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致力于推翻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从此成为了写作的主流。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一直占据主流位置的文言文,最终会被白话文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言文自身比较晦涩难懂以外,这就使得它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而白话文简单通俗,其是以当下人们的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形式,人们在交流或者写作的时候变得更为方便,使得语言的便利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
当然,白话文可以替代文言文成为书面语,五四运动是个重要契机,胡适等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幸运的是,他们为之所做的一切努力收获了重大回报。虽然我们中华民族文言文发展历史悠久,其中的文化底蕴深厚,不过,毕竟对于大众来说还是不够通俗易懂,而白话文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点,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了现今这个时代,既可以感受古文的美妙,又可以享受白话文通俗易懂所带来的简单与便利,让我们有机会更直截了当的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爱意。
最早的白话是从民进开始说,是从宋朝开始的,宋朝不重农抑商,无产的市民阶层很强大,由此产生了各种城市娱乐,为了让老百姓听懂,讲话本说评书的就用白话讲,最早的三国志平话等早期小说就已经有了半文半白的影子,随后的一千年里通俗易懂,不繁难艰深的白话逐渐在所有的领域挤掉了文言的空间,在明清两代,文言文只见诸于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官方的历史资料、公文档案。
平时官员说话都用白话。但白话在文章字面上彻底挤掉文言文是在1911年之后,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主旨在于破旧立新,传播先进文化,打碎封建枷锁)开始流行用白话写文章,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也鼓励不在用文言文拽文。文言文像西方拉丁文一样彻底成了书本中的语言,在口口之间失去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