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不蒸馒头争口气”是一句口头用语,意思是:形容做人有骨气,有自信。类似的俗语有: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撞南墙不回头等等。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的出处:
1、《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2、《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来自俗话——“卖了麦子买蒸笼,不蒸馒头争口气。”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做人应当有骨气,必要时一定要争个输赢。当年,曾国藩回湖南办团练,地方官员不理睬他,皇帝也不太信任他,加上接连吃败仗,可以说是窝囊极了。这时候的曾国藩选择了“打脱牙齿和血吞”,“不蒸馒头争口气”,终于取得了收复武昌等重大胜利,为自己洗脱了耻辱。
但是,曾国藩也不是时时处处与人争斗,特别是在第二次复出之后,他更多地选择了与周围的人圆润相处。争还是不争,有大智慧在里头。或者说,争气未必都是烈火雷霆的方式,轻舟万里、曲径通幽也是一种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