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北宋有多厉害(北宋王安石简介及他的经历)

王安石在北宋有多厉害(北宋王安石简介及他的经历)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9-08 12:04:01

王安石在北宋有多厉害

  王安石曾官至北宋宰相,在位期间干了件轰轰烈烈的大事,那就是变法。然而就是这个变法,有人赞他是千古名相,却也有人大骂他是奸臣,这是为什么呢?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积病已久,对外软弱无能,对内仗势欺民,空有一派繁荣景象,但最终也只是富了那些达官显贵,百姓的日子并没有人们想的那样好。为了改变这个状态,固执的王安石进行了变法,详细的举措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总之他的初衷是为了让北宋国富民强的。

  而且在宋神宗之前,公认的奸臣只有宋真宗一朝的丁谓,但宋神宗后,蔡确、章惇、吕惠卿、蔡京、蔡卞无不被视为北宋奸臣。这些北宋奸臣却都是直接或者间接靠王安石举荐起家。之所以如此,变法是相当重要的契机,王安石不善于识人用人由此也可见一斑了。不仅如此,王安石的学生一个小官郑侠于熙宁七年(1074年)画成《流民图》,写成《论新法进流民图疏》,请求朝廷罢除新法。

  公元1069年,宋熙宁二年,王安石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神宗支持下,王安石发起了一场旨在改变北宋积蔽的变法。熟知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带来相信中的图景,而是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公元1073年,也就是王安石变法后的第四年,熙宁六年至翌年,中原地区遭受连续10个月大旱,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但地方官吏依旧催逼青苗法本息,饥民不是被加锁械,拆房买地偿还官钱,就是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四处逃散。朝廷虽开仓赈灾,但如杯水车薪。所以,不难理解当时人都是怎么看待王安石的。

  因此,王安石在当时被称之为“奸臣”不无道理。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王安石,王安石变法是富国强兵的,如果王安石的改革成功,宋朝也不会那么早就被灭亡了,有可能还会收回幽云十六州,也未可知。

  王安石的变法诚然有不足之处,但总的来说,利还是大于弊的。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新法施行之初,苏轼是强烈反对新法的人物之一;但当司马光完全废除新法的时候,苏轼又强烈反对完全废除新法,主张保留一部分新法。苏轼态度的变化,就足以证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大部分是比较正确的。所以,王安石比较难评价,我们只能认为是:天还没亮,王安石就起来了。这一点,我们在现在看的非常清楚和明白。

王安石在主导变革之前,担任的是三司度支判官,即朝廷主管财政的官员。他担任这个官职时,写下了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治理文献《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部文献是献给宋神宗的祖父宋仁宗的。

王安石在文献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后来,被大家经常引用,其中的名句有:“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可以看出,王安石比较看中朝廷的财政、税收和国家预算,毕竟,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钱,那么,它将什么事都做不了。大家经常会讲到三代而治,但是,真正三代而治后,朝廷会变得很穷,会畏手畏脚。而现在的问题更加严重,国家没有钱,所以,只有抓紧财政,国家才能稳定。

王安石在他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一开始就向读者打问,让大家思考:什么才是目前宋朝最大的问题?现在的皇帝宋仁宗是一位好皇帝,他的品德能够与古时的尧舜相比,也比那些圣君要勤勉,可是,为何国家还是一团糟呢?

为此,王安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那就是:国家没有人才。

可能大家会反驳,每年不是有很多考生参加朝廷的科举吗?难道他们不是人才吗?

王安石回应道:那些不是朝廷需要的人才。

现在的朝廷之所以缺少人才,是因为:人才的选拔方式不正确,人才的教育、培养、选取、任用等方式都需要重新考量。

接下来,王安石就说到了“教育不得法”。

为何呢?

现在,国家最主要的问题是国家的财政、税收、司法和军事方面,可是,我们现在课堂传授的,却是一些应付考试的文章,学的都是如何写好文章,所以,怎么可能让这些只会考试的人去治理国家呢?

这些考生只懂得引用材料做文章、作诗、考试、谈理想,他们压根就不懂得国家的政治、经济、财政和司法。而这,便是王安石所说的“教育不得法”。现在,国家应该废除诗赋和明经,去除所有的应试文章,然后,建造合适的学校。

之后,王安石又说到了“培养不得法”。

为何呢?

现在,财政大权掌握在中央手里,中央有钱了,便可以养一大批官员,使得官员系统很臃肿,不仅把文官和武官分开,还把官员和小吏也分开了。但之前,却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样,养这么多的官员。朝廷有这么多官员,即使朝廷再富裕,也会有承担不起的一天。

官员的办公费用太高,朝廷承担不起的时候,就只能降薪水。官员的薪水不断被降低,使得他们产生了怨言,毕竟,他们也需要正常生活和办理各种事情。如果,这个官职薪酬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要么他们离开,要么利用职务的便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