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中,当一个动词后面紧跟着另一个动词时,我们通常使用“着”字来连接这两个动词。这种结构被称为“动词+着+动词”。它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连续发生。例如,“我在写字着唱歌”表示我一边写字一边唱歌。
另外,如果第一个动词是表示状态或结果的动词,我们可以使用“得”字来连接两个动词,构成“动词+得+动词”的结构。例如,“他笑得流泪”表示他笑得流下了眼泪。总之,根据句子的语境和意义,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着”或“得”来连接两个动词。
根据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当一个动词后面紧跟着另一个动词时,我们需要使用动词的不定式形式(to + 动词原形)。这种结构被称为动词不定式短语,用于表示目的、意图、结果、能力、愿望等。例如,"I want to eat"(我想吃)和"She needs to study"(她需要学习)。动词不定式短语可以作为动词的宾语、主语、补语、定语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动词后面只能跟动词的动名词形式(-ing形式),而不是不定式形式。因此,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需要根据动词的特点和用法来确定使用哪个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