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原则:主要指“更少即是更多”,即删除比添加素材更重要。“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该创作理论首先由海明威提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劳伊尔合作出版,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传遍世界。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超我、自我和本我。超我通常由道德判断和价值观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
他根据超我、自我和本我划分了人的心理结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人格的三种自我。他认为人的个性就像海洋上的冰山,只露出一部分,即意识层面。
其余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其中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发展和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恶性战斗等等。所以弗洛伊德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无意识的研究中,这也受到了后人的批评。
(1)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2)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