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考生考: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政治;理科考生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新高考地区考生高考科目是考生在高中入学时自己选择的科目。
1,传统高考“3+X”
“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简称文综,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简称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考试科目。该方案是到2019年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2,新高考“3+3”方案
第一个“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第二个“3”是指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六门任意选择3门来学习。
语文、数学、外语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3,新高考“3+1+2”方案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再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高考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于语文表达和文字理解能力的测试。
原因:高考是为了评定考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的标准化考试,其考试内容主要是依照普通高中课程范围和标准进行考察,目的在于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考生的真实水平以及发现优秀人才。
虽然高考备考要确保基础知识掌握,但是考生需要注重实际运用,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实用能力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