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生产方式变革。过去二十年,中国快速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种地是一种互相协作的生产方式,尤其到了秋收繁忙时期,眼看要下雨了,自己家的麦子还没割完呢,就会赶紧喊叔叔大爷、表叔,堂弟来帮忙。
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整个家族都会忙前忙后,这种帮忙的习俗,让亲戚之间的走动平常,越走越走就越亲。但到了工业社会,年轻人都进城务工或上学,大部分都在城里安家立业了。疫情期间,物理空间疏远后,进而带来了情感上的隔离点。轻人进城后需要重塑关系啊,为了混口饭吃,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把工作干好,花更多的心思把同事关系搞好。工作中遇到什么事儿,求助的是老板、同事甚至朋友,而不是遥远的亲戚了。说白了,人是最重利益的动物,利益在哪里,时间和精力就在哪里呀。
第二个原因,社交边界扩大。年轻人进入大城市,社交范围比在村里扩大n多倍,他一定会遇到要好的知己。现代人与人之间是否亲疏,不以血缘为标准的,而是以三观是否一致,兴趣是否相同。
一、双方没有物质的交集。
人是社会的产物,在过去,亲戚除了血缘关系外,还承载着社会保险的职能。
二、阶层差距。
由于贫富差距,年轻人聚集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通常与家乡没有太多的联系,这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大门短暂开启的并发症
三、不信任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更信任那些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人。然而,失去了利益的链接,亲戚之间就只剩下血缘关系,同时又由于生活环境差距带来的代沟,平时不联系带来的陌生感,根本聊不到一块儿去。双方都不熟悉,自然就会产生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