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厚德载物”既是中华民族的真精神,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支撑起民族的繁盛,推动着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让华夏儿女在灾难与侵略面前众志成城守护着国家与民族的根基,让中华民族的根基深深地扎在了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
这句话言简意骇,“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