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外物》:“五湖四海,皆为我土;有耳则听,无耳则闻。”这是庄子在描述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时所说的一句话。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庄子》一书成书于战国末期至秦汉初期,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因此,可以推断出“五湖四海”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所著的《庄子》一书中,大约在2000多年前。
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指自己超然物外,心境广阔,对五湖四海都一视同仁。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胸襟开阔,心胸广阔,不受局限。
在《论语·颜渊》中写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五湖四海”最早是出自《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四海之内就是泱泱中华,四海之内的人就是中国人,故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