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典故(呆若木鸡中国典故)

呆若木鸡典故(呆若木鸡中国典故)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05 09:22:46

呆若木鸡典故

寓言故事故事:

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又过了10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10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庄子·达生篇》。

扩展资料:

1、“呆若木鸡”现代的解释

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