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的成语故事50字(沐猴而冠的成语和典故)

沐猴而冠的成语故事50字(沐猴而冠的成语和典故)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09 09:39:35

沐猴而冠的成语故事50字

沐猴而冠的典故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故事发生在秦末,项羽带领军队进入咸阳后,为了发泄国仇家恨,在咸阳城内大肆屠杀,并放火烧了阿房宫。随后,项羽准备回到江东,放弃在关中建立霸业的机会。谋士韩生劝项羽在关中建都,以成就霸业,但项羽以想念故乡为由拒绝,并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韩生听后非常失望,认为项羽没有远见,于是讽刺他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说,楚国人就像猕猴戴了人的帽子,虽然外表看起来像人,但本质上还是猕猴,没有人的智慧和才能。项羽听到这句污辱性的话后大怒,下令把韩生扔到油锅里活活炸死。

这个成语后来用来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正的能力和智慧,或者讽刺那些依附权势、装扮成好人的小人。也用来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含贬义。

秦朝末年,刘邦、项羽等起兵反秦。他们曾互相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刘邦首先攻破秦都咸阳,成为了关中王。随后进入的项羽因此心中很不乐意,他大肆屠杀并放火焚烧了秦宫,还搜括了许多金银财物和掳掠了一批年轻妇女准备送回楚国去。 当时有人劝项羽仍在咸阳建都称霸业,但项羽因怀念故乡,同时见到秦宫都已烧毁残破不堪,便说:“人富贵了应该回到故乡去,如果不回就像穿着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走路一样。”劝说者听了后心里对他鄙视,在背后对人说:“人家说楚国人(指项羽)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果然如此。”这句话传到了项羽耳里,他非常生气并将那人处死。

“沐猴而冠”这个成语来源于这个故事,意指猕猴戴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坏人装好人。在这个故事中,它形象地揭示了项羽虽有英勇善战的外表却缺乏深思熟虑和政治眼光的本质。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