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WP10H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方法如下:
1. 确认气门间隙值:根据发动机的手册或者技术资料,确认气门间隙的标准值,通常以发动机冷态为基准。
2. 确认所需工具:调整气门间隙需要一些专用的工具,主要包括气门针、气门间隙规等。
3. 确认气门位置:使用转动曲轴的方式确认气门的位置,将曲轴转动至要调整气门的位置,同时确认该气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4. 调整气门间隙:用气门针分别调整气门螺栓,使气门头与气门椎的距离等于气门间隙标准值,因为每个气门螺栓的调整方法不同,所以需要根据气门位置和气门螺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5. 确认间隙值:如果需要确认调节后的气门间隙是否达标,则可以使用气门间隙规进行测量,测量值应该等于气门间隙标准值。
6. 重复以上步骤:针对其他气门,重复以上步骤进行调整,直至所有气门间隙调整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气门间隙的调整需要比较精确,如果间隙过小或者过大,都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如果您不熟悉调整气门间隙的技术,请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调整方法: 逐缸调整法,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这时可调1、5,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直到合适为止。
气门间隙,是为保证内燃机配气机构的正常工作而设置的,由于配气机构工作时处于高速状态,温度较高,因此如气门挺杆、气门杆等零件受热后伸长,便全自动顶开气门,使气门与气门座关闭不严,造成漏气现象。
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设计配气机构时,在进排气门杆尾端与挺杆(或摇臂)上调整螺钉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一间隙,就是气门间隙。
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将因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如果气门及其传动件之间在冷态下无间隙或间隙过小,则在热态下,气门及其传动件的受热膨胀势必引起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在压缩行程和做功行程中漏气,从而使功率下降,严重时甚至不易启动。
为了消除这种现象,通常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其传动机构中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因为气门是跟缸体接触的, 缸体在运动的时候发出了大量的热 ,而气门跟缸体接触了以后热量就会传到气门上 ,从而使气门的伸长量增加。
如果不预先留出气门间隙的话 ,当汽车在冷状态下气门正好与缸体紧密触,等到缸体变热气门因受热膨胀而使伸长量增加, 气门就会顶坏缸体或者气门本身。 所以要留出合适的气门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