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古代人们相信十五夜的月亮最圆最美。而望月则是指观赏月亮的活动。
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月活动。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聚集在一起,祭拜月亮,同时也会欣赏月亮的美丽。人们猜灯谜、赏花灯、吃月饼,在团圆的氛围中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
另外,十五夜望月还出现在许多古代诗词中,成为了华丽的艺术描绘。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五光十色迩来迟,独徘徊斜照里肥。阶前罗幕无城市,流桂俨然乱蝉啼。”诗中通过描写月光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兄弟的思念之情。
在中国文化中,十五夜望月不仅仅是一个观赏月亮的活动,也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祝愿。无论是古代的祭月活动,还是现代的中秋节,都与十五夜望月息息相关,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露无声湿桂花”借用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