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
(1)四季温差小
较接近北回归线,太阳辐射角度较大且变化辐度小,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
(2)干湿季分明
冬干夏雨,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干季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5~15%,夏半年(5~10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95%;
(3)垂直差异显著
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
(4)气象灾害多
由于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和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气象灾害较多。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洪涝、霜冻、冰雹、大风等。
1、海拔高温度低的原因
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因为大气压力。首先要知道地球离太阳太远了,所以去海拔高的地方对于太阳提供的热量来说是没有区别的。除非离开地球,向太阳移动更近的距离才能感觉到变化。在海拔高一点的山上其实并没有让我们明显靠近太阳,更别提热量的改变了。
相比之下,在低海拔地区,大气压力较高,空气分子不能足够自由地移动,它们携带很多能量,更频繁地相互碰撞,导致温度较高。因此,山下比山上热。这种物理定律适用于任何地方,无论是在赤道还是在极地。
2、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
①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一纬度陆地与海洋,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陆地,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是陆地。
③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
①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锋面过境时昼夜温差较小。
②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
3.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