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2.明代称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
古代科举有“乡试、会试、殿试”三种。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卷的成绩,由阅卷大臣打分,获得前十名的考卷,皇帝还要亲自过目,考中的被赐予进士。列第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列第一甲第二名叫“榜眼”,列第一甲第三名的是“探花”。殿试两天后,皇帝召见新考中的进士。考取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白宫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
“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
另注:明代称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
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