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无棣”一名始见于《春秋.僖公四年》。周成王平叛,地入于齐,为姜齐无棣邑,迄今亦逾3000年,“武(定府)、乐(陵)、庆(云)、盐(山)皆其旧境”(清康熙《海丰县志》语),为华夏古老的城邑之一。
无棣(dì)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山东省最北部,地处沿海,东北濒临渤海湾,东南连沾化区,南靠阳信县,西接德州市的庆云县,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的海兴县、黄骅市为邻。介于北纬37°4′—38°16′,东经117°31′—118°04′之间,总面积1961平方千米。
无棣县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素有“冀鲁枢纽”和“齐燕要塞”之称。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也是“海上山东”建设的前沿阵地。
无棣(dì)县的由来历程:
新石器时代县境内有人类聚居,有东李遗址、韩家窑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西小王乡王家坟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磨制石斧。原始社会后期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落集团时期,属于东夷集团。有唐虞时期无棣山(碣石山)、有大禹治水之导河无棣水(无棣沟)。
夏县境为兖州之域。“九河入海处当属兖州”。《禹贡》载:“济水、河水之间一带是兖州。”
商县境属薄姑(又名亳姑、蒲姑)国地,治所在博兴县境内。
西周县境为无棣邑,因境内有无棣山、无棣水而得名。周灭商,姜太公封齐君建国于营丘。无棣邑为齐国北疆、渔盐之区,是华夏古老城邑之一。《左传》载:“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清《海丰县志》载:“今之武乐庆盐皆其旧境。”《宁津县志》载:“周,宁津属无棣邑。”《盐山县志》载:“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盐山县为无棣地。”
春秋战国无棣邑,为齐国地。《史记》载“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救燕返国,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于是分沟(无棣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国”。自此无棣沟以北地区划归燕国,沟为齐燕国界。
秦县境为厌次县,初属齐郡,后属济北郡。秦始皇以东有天子气,乃东巡以厌(读压)之,次舍于此,而得名,治所在今惠民县桑落墅北。楚、汉战争时期,县境为汉将韩信所据,筑有韩信屯兵的信阳城,位于信阳乡车里村。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县境置阳信县,属渤海郡,治所在信阳乡车里村信阳城。新朝渤海郡改迎河郡,随属之。
东汉县境初属青州平原郡富平县,永平五年(62年)改为厌次县,延光元年(122年)改属冀州渤海郡阳信县,延康元年(220年)阳信县改属青州乐陵郡。
魏晋县境属冀州乐陵国阳信县。晋末国改郡,为乐陵郡阳信县。
东晋十六国县境为阳信县地,晋咸和二年(327年)属后赵。晋太和元年(366年)属前燕。晋太元七年(382年)属前秦。晋太元二十年(395年)属后燕。晋义熙五年(409年)属魏。
南北朝县境为阳信县,南朝宋属冀州乐陵郡,后属北魏青州乐陵郡。北魏熙平三年(517年)冀、瀛州并为沧州,阳信改属沧州乐陵郡。后为东魏、齐地。高齐天保七年(556年)厌次省并入阳信县,阳信县移治马岭城(今惠民县),为附廓县。
隋无棣县,开皇六年(586年)析阳信县北部、饶安县东部置,属棣州,治庆云县于家店村。大业二年(606年),棣州改沧州,属沧州。大业八年(612年)废州置郡,属渤海郡。
无棣县建筑
唐无棣称上县,属渤海郡。贞观元年(627年)省并入阳信县。贞观八年(634年)复置。天宝元年(742年)沧州改称景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沧州,无棣随属。太和二年(828年)划属棣州,不久复属沧州。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无棣县,属河北道沧州。
后周无棣县,隶属河北东路沧州保顺军。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置保顺军于无棣县东南二十里,治所在信阳乡城角村,军如下州,辖无棣一县。
北宋无棣县,于治平元年(1064年)移治保顺军城,称望县,即县治置军使。大观二年(1108年),属沧州景城郡保顺军。
今无棣县,属河北东路沧州保顺军。天会四年(1126年),金兵占沧州,无棣县入金。泰和三年(1203年),保顺军废,无棣属河北东路沧州。
元无棣县,属河北东路沧州。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南宋咸淳元年),无棣省并乐陵,以县治入济南之棣州,寻复置。是年,析无棣为东西二县,县境为东无棣属棣州,治信阳乡城角村。西无棣县隶沧州,即今庆云县,治于家店村。
明海丰县,属武定州。洪武四年(1371年),无棣县省并。明史载:洪武初州县俱废,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置海丰县(另旧县志载:明建文四年九月初四无棣改海丰),以县境有海丰乡,西北有海丰场取名,初属滨州,后属乐安州。宣德元年(1426年)乐安州改武定州,随属之。
清海丰县,属山东省济东泰武临(济南)道武定府。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改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武定州升为府,随属。
中华民国无棣县,属济南道。1913年2月,海丰县属山东省岱北道。1914年6月,海丰复称无棣县,属济南道。1925年10月,改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直属山东省。1938年2月,无棣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冀鲁豫省代管。1939年7月,无棣县第二届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冀南行政区第六督察专员公署。1945年9月,无棣县解放,无棣县属渤海区第四专区,治无棣城。是年10月,迁水湾街,11月,迁信阳城。1947年初,迁车镇小高村。1949年7月,第四专区改垦利专区,无棣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10月6日,县政府迁无棣城。1950年5月,渤海区及所辖专区撤销,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10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属淄博专区。1959年1月,阳信县并入无棣县。1961年,专区与县恢复原建制,属惠民专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改滨州地区。2001年1月,滨州地区改滨州市,无棣随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