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①同一地发生,持续时间可短可长(1分)
;③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1分)。
(2)原因是:①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改变,因为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1分)。
②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或“动态应力”是余震的罪魁祸首(1分)。(意思接近即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根据参考信息,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以下是震后余震的一些特点:
1. 余震活动的总体特点之一是,在多数情况下,余震活动强弱与主震大小相关,主震越大,余震的活动就越强、次数越多。
2. 余震活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余震活动会随着时间在强度和次数上逐渐衰减,但不同构造区域的余震活动持续时间会有很大差异,有些区域可能会持续数十年,而有些则可能只有数月。
3. 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数月,甚至上百年。
4. 余震的规模和强度通常比主震小,但有时也可能比主震还要强烈。
5. 余震的位置和方向通常与主震相同或相似,但也有可能发生在主震的不同位置或方向。
6. 余震可能会引发新的地震,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总之,震后余震是地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及时了解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