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是由山崩、土石流或熔岩堵塞河谷或河床,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的湖泊,通常为地震、风灾、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所造成,也有人为因素所造就出的堰塞湖,例如:炸药击发、工程挖掘等。
一般造成堰塞湖的情况有两种:
一是连续降雨,造成河道两岸的山体岩体力学性质变化,导致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大量的土石方截断河流;
二是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导致山体部分断裂、位移,崩塌最终截断河流。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 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堰塞湖是在一定的地质、地理环境下形成的,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堰塞湖形成区域内有江河流过,且河床宽度不是很大,尤其是山区的“V”型河谷更有利于堰塞湖的形成。
2、在地震、降雨、融雪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下,江河岸坡的山体有发生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可能。
3、河道上游必须有充分的水源条件或极强降雨的汇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