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拼音:tángláng bǔ chán,huángquè zài hòu)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复句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庄子·山木》。[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义是螳螂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想吃它,后比喻为了利益损害别人,而不知道有人跟着算计他;在句中一般充当分句
螳螂捕蝉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而不知黄雀在后欲啄而食之也。
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子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