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衣”属于单一结构,是独体字。
2、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从图画演变而成。独体的象形字和指事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
3、独体字暂时在使用的汉字里所占的比例很小,大多数的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的合体字。但独体字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们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字从古使用至今,而且绝大部分同时又都是合体字的构成部件,作为偏旁构成合体字,构字能力极强,这使得独体字成为了汉字系统的核心。
4、衣,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衣的古字形像上衣,本义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后为衣服的总称。又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盖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动词。
5、衣是重要意符,从“衣”的字多与衣着有关。“衣”在左边时变作“衤”,如:衬、衫、袖、裙、被;在下边时仍作“衣”,如:袋、袈、裘、袭;在左下时也作衣,如:“裁”;在上边也作衣,如:裔;“衣”字拆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中间插入一个字时“衣”大多作意符,如:衮、衰、亵、裹等。
答:衣是独体字,单一结构。
衣,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ī,另有异读音yì,最早见于甲骨文,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衣”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衣”字的基本含义为上衣,如:衣祛、衣袖;引申含义为服装的通称,如:衣衿、衣不解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