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的先民是古代“濮人”。汉晋时期“濮”人分布在云南省境内澜沧江两岸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到唐代已经分化,发展成为不同称呼的多个族群。其中“濮子蛮”,分布在当时的永昌(今保山),银生(今景东)一带。
明、清时期的文献中,把他们写作“蒲蛮”。“蒲人即蒲蛮,今顺宁……永昌、景东七府有此种”。
结合零星的文史资料来考察,可以断定,双江布朗族先民在县境定居的时间最晚也是唐代。
不少布朗族,声称他们的祖先来自“孟卯”,即勐卯,今德宏州瑞丽,大南直布朗族说他们的祖先从“孟卯”来,来时抱着一只公鸡,到达邦丙时公鸡便叫了起来,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居住下来。
后来见南直这个地方四面有水,中间的梁子上长满了棕树,就分家迁到南直。
“南”是水的意思,“直”是棕树的意思,后称“大南直”。
布朗族源于濮族
据史料记载布朗族的祖先是生活在,上古时期百濮之地的“濮族”。这个民族的族民一般都会被称作“濮人”,作为百濮族群众的一个重要支系,早在西周时期就曾经参加过决定古代中国历史走向的重要战役“牧野之战”。
关于布朗族祖先“百濮”族群的最早记载,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编纂的《尚书》。在《尚书·牧誓》中曾记录了有关,西周时期周武王伐纣会盟的事情,这其实也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武王伐纣”历史事件。
在“武王伐纣”誓师动员大会上,生活在古代西南部地区的西戎,亦或是“百濮”族群基本上都参加了这次大战,这其中就包括布朗族祖先濮族人。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濮族,距离现代社会最近的起源朝代就是商朝。
按照这个思路去深入分析可以得知,濮族人最早可能诞生于上古时期。作为当时社会中西戎群体中的支系,或者具体一点说“百濮”族群中的濮族。濮族人至少已经在这片东方土地上,生活了超过5000多年的时间。
从这一点来看布朗族先民或者说布朗族祖先早都已经分布于古代中国西南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沿岸。可以很明确的说布朗族是古代濮族群体中的一个主要分支并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