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个朝代对诛灭三族的确有区别。最早的秦代,诛三族指诛父族、母族、妻族;到汉代,则为诛父族、子族、孙族;到了唐以后,诛灭三族又变成诛灭父母、兄弟、子女这三族。
"诛灭三族"是指古代中国法律中的一种刑罚,用于惩罚极其罪大恶极的罪犯,不仅要杀死罪犯本人,还要杀死其三代亲属。这种刑罚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别:
1.对象区别:诛灭三族针对的是罪大恶极的罪犯及其三代亲属,即除了罪犯本人外,还包括父母、祖父母、子女、孙子女等。
2.执行方式区别:诛灭三族的执行方式灵活多样,有时可用斩首、秦法等方式,也可采用流放、边疆建功等方式。
3.刑罚区别:诛灭三族的刑罚属于极刑,即最严厉的刑罚之一。这种刑罚意味着整个家族将被消灭,不仅惩罚了罪犯本人,也惩罚了其家族。相比之下,其他刑罚如罚金、徒刑等相对温和。
4.社会影响区别:由于诛灭三族的严酷性质,它常常被视为极端的刑罚,容易引起社会不满和道德争议。在一些历史时期,由于该刑罚被滥用,导致了一些无辜家族的悲剧,从而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中国已经废除了诛灭三族这一刑罚,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人道的刑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