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精确,特别是法律概念和法条,记忆必须准确,不可似是而非。
2、知识面必须广泛,行万里路,法官的智慧来自经验,法律贯穿于生活的全过程,只有知识面广见多识广,才能对法律更深刻的理解。
3、语文水平要求高,练好口头表达能力和文笔。
4、学会总结,归纳。
5、学好历史,法律很多情况下是历史的浓缩。
6、多学习法学理论著作,法理学功底不好,学不好法律。
7、学习持之以恒,作为一种信条贯穿自己的人生。
8、性格要磨练的平静、理智。
学法律是要通过专业的课程学习的,当然自学法律难度不小,如果你不是法律专业人士,就更难了。
我有一次考法律硕士的亲身经历,写出来供参考吧。
因为我的本科专业不是法律,属于跨专业考试,因此在考之前,也仔细思考过,为什么要去参加法律硕士的考试,觉得这个考试是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那个东西,把开头的想法理顺了,就开始行动,中间就不要去犹豫了。
准备法律硕士考试,首先找一些别人的经验看看,特别是其中一些咬牙坚持的内容,可以反复阅读揣摩。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就可以准备考试的书籍和复习资料了。
我是通过淘宝买到书籍的,稍微省点钱,厚厚的好几本,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先看起来。看书的时间要自己安排,一定要保证时间和质量,比较难理解的可以跳过去,但做好记号,以便下次回顾时能再次加深理解。定好目标,比如几天一本书要看完,法律硕士有综合的专业书和英语复习书,都要抽出时间。平时看专业书,英语可以用碎片时间记单词,阅读英语材料。如果英语基础差的,一定要多分配时间,这样拿到英语的最低分数问题不大。这样2-3个月基本能把复习书籍第一遍过完。
完成了第一遍的复习,着手第二遍的复习,这个时候脑子里会有一些分散的法律知识,要把这些知识能串联才是第二遍的主要目标,这时候可以去购买一些网络课程,一边学课程一边做习题,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知识也容易巩固。人的记忆力是靠反复记忆来提高的,基本上一遍记过后,第二条就能忘掉一半,第三天能忘掉三分之二,十天下来,只能记住几个特别有印象的了。而法律知识,有比较枯燥,更难以记忆。所以边听课边做题,有助于加深记忆。而且,要不停的回顾前几天的学习内容,至少回顾三到四遍。这样才容易在脑海中形成永久的记忆。第二遍复习时间会比较长,要把细节都复习到。基本所有知识点都要过一遍。
第三遍复习,据自己复习情况,做做模拟题,往年真题,可以估算出大概成绩。再根据平时考试临场发挥请,可以估算出能报考哪个学校了。自己选报的学校在第二轮结束后应该有心里准备了,应该能推算出来了。后面的复习要找难点突破就是可以拉分的内容第一、二轮比较慢,要细节,后面可以越来越快,争取到考试前可以复习到六次左右,甚至更多遍。最后还可以押几个论述题,中了的话,能大幅提高分数。
法律考试看上去很难,但法律知识有串联,只要融会贯通,古今结合。到后来反而需要记忆的地方不太多,因为你一接触就能想到很多相关的知识点来。而且法律知识容易与案例结合,这更对理解法律的条款有帮助。因为跨专业考试,实际案例还是无法接触到很多,所以要能结合实践,最好利用空余时间,可以看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看看新闻中的法律事件。网络课程一般是可以反复观看的,通过网课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对重点和难点攻关。
自己有学习欲望最重要。有时候可以模拟一些场景,对一些法律知识点,结合身边例子,当一次老师,给别人讲解。其实就是让自己当一遍老师,把脑子里的知识重新排列,变成自己的知识了这样会形成永久记忆。
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底子了,平时对感兴趣的法律事件,不妨多关心,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翻找书籍和资料,进一步学习消化。考上法律专业的硕士,经过专业的课程学习,相信你对法律学习会有更新的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