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岸观火的故事:东汉末年,袁绍兵败后,袁绍之子互相争权夺势;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
桓,曹操就击败乌桓;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将向曹操进言,要捉拿二袁,平复辽
东;曹操却下令班师,静观辽东局势;公孙康探原本担心曹操进攻辽东,想要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
操,结果打听到曹操已转回许昌,就一举擒拿袁氏兄弟,割下首级,送到曹操营中。
隔岸观火的出处
:
“隔岸观火”出自《投谒齐已》。《投谒齐己》的全诗如下: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赏析:全诗描写拜访齐己时的情景,前两句将俗世的繁忙与寺庙的清幽环境进行对照,而后两句生
动质朴地写出了诗人与齐已的性趣相投和密切关系。
成语"隔岸观火"源自于《史记·邹阳列传》中的故事。据说,战国时期,邹阳在齐国任职,他的儿子邹容犯了法律,被判处死刑。邹阳为了救儿子,请求朝廷赦免他的罪行。然而,邹阳的上级官员听闻此事后,却选择置之不理,置身事外,只是冷眼旁观,不愿施以援手。
因此,"隔岸观火"这个成语就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遇到别人困难或危险时,只是站在远处观看,毫不关心或干预的态度。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对别人的困境漠不关心,不愿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