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是什么意思(纳谏最简单解释)

纳谏是什么意思(纳谏最简单解释)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13 05:02:04

纳谏是什么意思

纳谏的意思是指接受别人的意见,多数用于古代君王,接受别人的谏言,通过大臣们的集思广益和意见,接受别人的思路,让事情发展的更加顺利,同时,也可以让问题更好的解决 。

接受别人意见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并不都是完美的。所以接受别人意见可以很好的改正自己,让自己获得成功的几率增加的大 。

虚心纳谏 [ xū xīn nà jiàn ]:古代指皇上虚心采纳臣子们的意见或者建议。

英文:Be modest and admonish

近义词:从善如流、虚若怀谷

一、从善如流

读音:cóng shàn rú liú

释义: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出自: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译文:采纳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畅快而自然。

二、虚若怀谷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译文:形容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

示例:每个人都应有~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反义词:固执己见

【解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出自】:《旧唐书·李纲传》:“时左仆射杨素、苏威当朝,纲每固执所见,不与之同,由是二人深恶之。”

【译文】:当时左仆射杨素、苏威执掌朝廷,纲每次坚持所见,不与他同,因此,二人深恨他。

【示例】:冯贵堂听父亲不赞成他的主张,他想到:“人,一上了年纪,就爱~,偏重保守了!” 梁斌《红旗谱》八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无可无不可、无可不可、固执成见、怙恶不悛、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反义词】人云亦云、从善如流、更弦改辙、从谏如流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