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是真实历史人物。李卫历史上确有其人,也是走非正常途径当上官的,不过他不是个一穷二白的小混混,也不是坑蒙拐骗的主,家里颇富裕,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
其实历史上李卫是真有其人的,虽然他和电视剧中李卫有差异,但还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据文献记载,1687年出生,江南铜山人。其实李卫家境富裕,自幼便喜好习武。指着科举为官肯定是没戏了,于是李卫便于1717年捐钱买了个候补员外郎的官缺,不久后他正式补任兵部员外郎。
李卫的人物事迹
缉查私盐,纵览李卫的任职经历,不难发现,其长期主管或兼管一方的盐政工作。早在雍正即位的第一年,李卫便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一年后升任布政使但仍兼管盐务工作。两年之后,已经任职浙江巡抚的李卫又被命令兼任两浙盐政使的要职,由此说明,李卫在管理盐政、缉查私盐方面,是很在行的。
清代划分十几个盐区,浙江盐区是其中之一,浙盐在浙、苏、皖、赣四省行销。但清代体制僵化,在浙盐区靠近两淮盐区的地方,不能买就近便宜的两淮之盐,只能吃价高的浙盐,因此导致越区贩私盛行,官盐运销不畅。
李卫加强缉私队伍力量,重点打击具有强大组织的大盐枭。沈氏是著名的盐枭,其部下数百名,拥有大船数艘,经常击败官兵,走私气焰非常嚣张。李卫任用韩景琦,与沈氏斗法,终于将其擒拿。
李卫(1688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号恰亭,江南铜山(今属江苏徐州)人。中国清代中期大臣。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在任期间审理苏松七府五州盗案,整理浙江盐政,修筑江浙海塘,筹划浙东水利,改革苏州营制。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1738年12月3日),李卫因病去世,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