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俗物的雅称(古代对器物的雅称)

古代对俗物的雅称(古代对器物的雅称)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12 18:37:41

古代对俗物的雅称

  最俗的莫过于钱了吧?古代称呼钱,一曰“孔方兄”,二曰“阿堵物”。

自秦朝统一全国货币,改用秦半两以来,圆形方孔的铜钱在我国使用时间超过2000年,本来为原型圆孔的圜钱,后来逐渐被方孔取代。

所以称为“孔方”,也称“家兄”。

为何称呼钱为“兄”?

这里说法颇多,第一种,钱的繁体是“錢”,金、戈、戈组成,“戈”“哥”音同,于是“称兄道弟”。

第二种属于文人戏谑,出处最早见晋朝。

魏晋以来的整体社会视钱如命,《世说新语》中屡见斗富场景,甚至还有“卖杏凿核”的情况。举个例子,竹林七贤中的王戎,家财万贯,家中的钱多到每天每夜都在拿着算具计算了,还是觉得自己的钱不够。

这种风气引起了文人的不满。

晋武帝时的名士成公绥看不下去了,怒做《钱神论》。

《太平御览·资产部·钱下》:《钱神论》云:“路中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唯钱是求。朱衣素带,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能己,执我之手,托分终始,不计优劣,不论能否,宾客辐凑,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何可暗使!’岂虚也哉?”

出现了“家兄”的说法。

而后,西晋时候的鲁褒又写了一篇《钱神论》:

“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闻非钱不发……凡今之人,惟钱而已!”……“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阿堵物的来源更好玩。“阿堵”为六朝时口语“这个”的意思,全意就是“这个东西”。

《世说新语》和《晋书》中都有记载,当朝大臣王衍(即王夷甫)崇尚清雅,觉得说“钱”这个字太脏了,从来没说过,他老婆故意把钱在床前扰满,想逼他说“钱”这个字,他起来后让仆人“举却阿堵物” ( 搬走这个东西 ) ,仍不说“钱”这个字。

《世说新语·规箴第十》: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遶牀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