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粗细搭配粗细的搭配主要关系到两点,一是细粉状的饵料往往有比较好的雾化,也就是有比较好的诱鱼能力,但是比重会比较轻。二是粗的饵料,或者是有颗粒的饵料比重大,诱鱼能力稍差,但是有比较好的留鱼能力,水底散落后是有实在食物留下的。粗颗粒不但能留鱼,而能加大饵料的比重,让饵料到底的时间更短,有一定的防止闹小鱼的效果。所以粗细搭配,一诱一留,但是占比是个问题。通常来说,小鱼多,鱼口好的季节,粗颗粒要多一些。鱼口轻的季节,往往不用任何粗颗粒的饵料,只用细粉状的,因为饵轻是轻口鱼进食顺利的基本条件。而且饵料轻,下降得比较缓慢,也有一定的诱鱼能力。
2.
粘与散的取舍饵料的状态非常重要,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就是雾化。跟雾化最紧密的关系就是饵料的粘散程度,众所周知,饵料散雾化好,利于诱鱼,饵料粘雾化差,不利于诱鱼。不过对于野钓来说,雾化不是那么重要,尤其是在小鱼多的季节。冬季就不一样了,冬季用饵,饵料状态怎么招小鱼怎么来,肯定差不了。野钓中诱鱼往往靠的不是饵料,而是窝料,这与黑坑或者竞技是完全不同的思路。但是要提醒各位钓友,闹小鱼不可怕,招数很多,但是使用比较硬的饵料就有点得不偿失。可以让饵料粘一些,比重大一些。因为就算是大鱼,也是“吃软不吃硬”的。
3.
饵团的大小问题这个问题就比较好概括了,钓大鱼用大饵,钓小鱼用小饵。
饵料是在钓鱼中用来吸引鱼儿的食物。最佳的饵料搭配取决于目标鱼种、钓鱼地点、季节和个人喜好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饵料搭配建议:
自制饵料:自制饵料可以根据不同的鱼种和钓鱼条件进行配方调整。通常的组成包括面粉、麦麸、鱼粉、蛋黄、玉米面等。
鲜活饵料:鲜活的饵料,如蚯蚓、蜗牛、蚂蚱、蟑螂等,对于一些鱼种具有很好的吸引力。不同的鱼种对于饵料的喜好也有所不同,可根据目标鱼种选择相应的鲜活饵料。
人工饵料:人工饵料,如人工软虫、软饵、饵粒等,具有多种颜色和形状,并且能够模拟鱼类常吃的食物。人工饵料便于携带和使用,适合钓鱼爱好者。
添加剂:钓鱼时可以添加一些特殊的调味品或添加剂来增加饵料的吸引力。例如,添加鱼腥味、果香味或鲜虾味等,根据目标鱼种的口味选择适当的添加剂。
在选择饵料搭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尝试和调整。此外,了解当地的钓鱼规定和环保要求,确保使用合法、无害的饵料。记得在钓鱼之前检查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捕捞许可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