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中,桃花有多种特别的含义。
第一、桃花是风流之花,包含爱情、怀春、桃 色、风流等含义。
第二、桃花是桃花源的标志性之花,包含世外桃源、隐逸居所、精神家园等含义。
第三、桃李往往联袂出场,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芬芳”等,以低调务实来赞美桃李之花,以诚实奉献来讴歌桃李的果实。
正因为桃花有如此丰富的象征意义,古往今来写桃花的诗篇如恒河沙数,不胜枚举。
在这些诗中,一样的桃花,被不同的诗人,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可谓是一花一世界,一诗一情怀。
桃花在历史上有很多别称,著名的有:阳春花、玄都花、武陵色等。
因花开三月所以又称阳春花。
刘禹锡曾有诗云:“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后以玄都花作为桃花的别称。刘郎,本为刘禹锡自称,后又用以借指桃花。
李贺有诗:“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红雨,本用以形容缤纷飘落的桃花,后亦作桃花的别称。陶潜的《记》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后以武陵花为桃花的别称,也称武陵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