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调动的规则(公职人员辞职和调动有什么区别)

公职人员调动的规则(公职人员辞职和调动有什么区别)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24 11:20:00

公职人员调动的规则

公职人员调动规则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符合政策规定:公职人员调动必须符合相关的政策规定,如职务晋升、岗位轮换、借调等。
2. 程序合规:调动的程序必须符合组织人事部门的规定,如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必须按照要求进行。
3. 回避原则:涉及到回避原则的职位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回避。
4. 人岗相适:调动的岗位应该与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相符合,以确保员工能够胜任新的工作。
5. 平等公正:调动必须遵循平等公正的原则,不得有任何歧视或偏袒行为。
6. 审批手续完善:调动手续必须完善,包括相关文件的准备和报批等。
7. 交接工作:在调动前,员工需要将手头上的工作交接清楚,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8. 福利保障:员工在调动后,其福利保障应当得到相应的调整和保障。
9. 文件备案:调动的文件和记录需要进行备案,以备后续查询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公职人员调动规则可能因地区、部门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公职人员调动时,应当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

公职人员调动规则如下:
调任人选应当具备公务员法规定的条件和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并不得有本法规定的情形。
调任人选应当符合拟任职务所要求的年龄、专业、资格等条件。
调任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应当有相应的地方或者部门工作经历。
调任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组织考察或者了解。
调任领导成员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试用制度。
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一贯表现,直接任命领导职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以上调研员职级,任职年限参照在机关工作的工龄计算。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一级至七级管理岗位或者一级至八级专业技术岗位的领导职务,参照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确定工资待遇。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以上调研员职级,参照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确定工资待遇。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一级至七级管理岗位或者一级至八级专业技术岗位的领导职务,参照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确定工资待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